老兄对音乐的理解很深刻,学习了。{:1_122:}{:1_122:}
|. . d注d 本帖最后由 蚊子咆哮 于 2015-11-18 23:41 编辑
早上顶好帖!!!{:1_127:}{:1_135:}{:1_127:}
11411 ┪ 本帖最后由 蚊子咆哮 于 2015-11-18 23:41 编辑
有道理,某种角度讲交响乐比协奏曲、单乐器作品更好懂。音乐首先是表现情绪、心情、感情的。大概人类最先使用单乐器,而后几个乐器合奏、协奏发展起来。到交响乐的发明,音乐家企图表达的东西更多了,思绪、思想、哲理,乃至于态度(对历史人物、事件)。交响乐相对好理解,可能就是这些东西可以有其他形式表达方式做参考。但我认为这是音乐走入了误区。人的内心有很多层次,这些层次没有高低之分,都需要适当的方式予以共鸣和抚慰。音乐产生的美感在心情,是情感化的,甚至是情绪化的。它以一种不可替代的、难以言喻的方式在人的灵魂深处产生激荡。这是其他艺术形式做不到的。文学才是通过思绪、思考(形象的)来共鸣人的另一种层次需求的最好方式。室内乐、单乐器作品之所以更难理解,就是因为在自己的形式内,是最深刻的。
当然交响乐,也表达情感,尤其在情景描写上。也能给人带来很好心情愉悦。比如贝多芬《田园》的第一、二乐章。当他试图承担文学的职责时,总是勉强的。比如贝多芬的第九,除了大合唱引起情绪上的高涨外,其意思的表达完全没有文字有力。
38411 本站 : ソ城. ソソ ソ注 . 本帖最后由 蚊子咆哮 于 2015-11-18 23:42 编辑
顶一下!!!{:1_135:}
77488 P 本帖最后由 蚊子咆哮 于 2015-11-18 23:42 编辑
我非顶不可,⋯好文,慢慢咀嚼!
55866 é 本帖最后由 蚊子咆哮 于 2015-11-18 23:42 编辑
音乐是用来消遣的可有可无滴东西。
加上好声音,就成为了美味的精神营养食品。
古典音乐是上帝赐予人类的音乐瑰宝。{:1_135:}{:1_135:}{:1_135:}
38700 本站 : 凸城. 凸凸 凸注 . 本帖最后由 蚊子咆哮 于 2015-11-18 23:42 编辑
老浦东一直在想。
为何古典音乐只产生在这一段短短的人类历史期间。{:1_127:}{:1_135:}{:1_127:}
. ▇注_金▇▇各种 本帖最后由 蚊子咆哮 于 2015-11-18 23:42 编辑
一直都存在啊,从文艺复兴到现在,超过500年了,古典音乐一直在发展。
只是很多人只关注从巴赫到老肖这段, ...
老萧再往后呢???{:1_135:}
88033 `. 音乐就其本质特性来说,我觉得在巴赫、莫扎特时就以达到顶峰了。听他们的作品,身心的愉悦已不是情绪上的了,似乎已触及灵魂,可你又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而后的大家虽也有不少经典,但总是想突破什么,总是想把线条化的情感逻辑系统化(理性化),比如热衷于在大型交响乐里需求情感的理性逻辑,什么情景有什么情感、又会引起什么对立的情感,相互的对比(斗争)又是多么的有规律等等,这实际上是用理智的理性逻辑强求解释人的情感逻辑。当你发现人的情感被他们“说清楚了”后,音乐就黯然失色了,因为人们同时发现文字可以说得更清楚。再往后,人们又会发现,原来情感永远也没有被说清楚。这些还算好的,更有甚者,音乐家企图进军文学与哲学领域,其最终结果,使得音乐基本成了后者的附庸(音乐与绘画等等都只能在电影舞台这种综合艺术里为剧本和思想服务)。
印像派算是是对音乐本质在形式上的一种回归。因为它追求的根本还不是情感,而只是感觉(似乎这时,文学与哲学也迷失了本质追求,玩起了感觉)。但这也不错,形式美毕竟也是美。
我觉得古典音乐的发展之所以看起来短暂,有两个原因。一是,音乐已完成了自己的发展使命,其作品以很完美。以后的创作本质上只是重复;二是,现在人们与音乐共鸣的时日越来越少,是由于这个时代正处于资本造成的物欲横流的最狂时期,人们无暇顾关注灵魂,乃至情感,甚至思想。这不是音乐的问题,也不是人的本质问题。我相信最终音乐的美还是会光火灿烂的。 zjize 发表于 2014-10-18 23:54
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古典音乐发展到巴赫,莫扎特就结束了,古典音乐绝不会有如今这么大的 ...
我不是说音乐结束了。只是说音乐已完美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