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yipianyun

玩音响最容易出现的误区

[复制链接]

20

主题

1

精华

179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zjize 发表于 2014-10-16 09:57
这家伙就是举人吧,不算新朋友了,哈哈!

是吗?那我是有眼不识泰山了。
这几天在胆艺轩转发这帖子,还真有不小的改动,看来还是多讨论有好处。

20

主题

1

精华

179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前
误区8:忽视基础知识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说起来是40年前的事情了),常常和几个同学凑一些搞不懂的问题让老师解答。每当这时,老师听过之后总是说一句话,解答这个问题,我只用你们学过的基础知识来解答。于是便开始分析,当我们都弄懂以后,老师还是说一句反复说过的话,你们看,是不是都是学过的基础知识。有时候时间宽裕,就多聊几句,核心的主要就是基础知识如何打牢。不管多高深的技术问题,它的基点都离不开最基础的那些知识。
后来我当老师给别人讲课了,一备课才知道,感情过去学得知识要讲给别人听是那么的难。同样是那些基础知识,过去都考试及格了,可到备课时,又好像都变得似懂非懂。这时就又想起上学时老师说过的话,还是基础知识没打牢。
以后到研究所和技术公司就更有体会了。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三五年根本就无法挑大梁。可是我有当老师的经历就不同了,去了就是骨干。是聪明能干吗?不是,我的体验是做老师的经历把基础知识这一课补上了。
玩发烧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那时候还在研究所。那时候的国内发烧音响刚刚起步,没有老烧引路。我凭借单位的一项专利技术搞了一种音箱,主要是降低谐振频率,到797厂测试,其下限频率28HZ(10dB带宽,5吋单元,箱体容积比现在的大多数书架箱还要小)。这个数字在当时已经是很不得了了。于是通过单位的联系,与电子部三所,中国唱片总公司,中科院声学所,音乐研究院等在京的头面单位调研,还挂上了国外的大公司,甚至上了电视新闻。
可最后结果,几乎就是当头一棒。低音效果不假,感觉也不错,可这不是高保真(那时候还没有发烧的提法)的全部。那些电声界的老专家耐心的告诉我,搞音响也有相当多的相关知识,电声专业的科班要学四年。
从那以后,似乎清醒了。
……
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学基础知识,与此同时,就是大量的听现场音乐会,找感觉。
就是这点底子,后来开公司,培训员工,并通过员工打动顾客,一切顺顺当当。
最具挑战的还是后来做音响工程。业主方大多是外行,很难给出你所需要的已知条件,最多就是带你看现场。可看了有何用?招投标阶段一般都还没装修,只是一些水泥框架。
你的任务就是替业主方搞一个合理的方案,并反过来替业主方给装修设计方提出要求。每当这时,满脑子都是各种数据,因为到了投标的时候,就看哪家的设计更合理,更无懈可击。这种设计不仅需要基础知识,还少不了对相关厂家的了解。
记得有一次参与一个国家重点工程评标,有个投标方在答辩的时候,回答不上来一个数据,他们同去的厂家代表站起来补充。这时评审组的组长突然站起来喝道,你有什么资格说话?那个厂家代表灰溜溜的又坐下了。评审组长接着说,我问的是设计,做设计的不知道数据还搞什么设计?
这是我参与投标看到最震惊的一次。
轮到我起来答辩,心里是七上八下。前面坐着的是业界的顶尖专家,加上刚才的一幕。。。
果然,专家们一通提问,各个问题都似乎很难答。坐我旁边的是我方邀请的业界元老(身份是答辩副手)。他一再小声对我说,别紧张,别激动,心平气和。不知怎的,我这时用了讲故事的方式回答问题,放了一匹黑马。
有专家问,关于高点送声的散射角问题你是怎么考虑的。我随口答道:我刚刚从广东的生产厂回来,就在昨天,还在讨论如何减小散射角问题,几名技术人员的讨论结果是。。。。。。于是,1、2、3、4的一通白虎。
事后,一个清华的老教授对我说,我们那还就缺你这样懂技术,有口才的人。我对他说,那天我是豁出去了,有旁边的业界元老兜底呢。
……
前不久退休了,专业音响也干不动了。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回来和发烧友接触接触。毕竟走上音响这行当的,是发烧友的吸引,更何况在发烧友提供的线索中,还出了一些成果。
可是进入发烧圈以后发现,情况并不乐观。至少与二十多年前相比,发烧友的素质没有什么进展,甚至有倒退的感觉。
从一些网站的论坛来分析,争论是很正常的,技术观点本身就有多元化的特点,百家争鸣也是多少年来所提倡的。可问题是,争论到最后,大多都演变为对基础知识的争论,这样就不应该了。很多基础知识都是已经很成熟的,并且大多有教科书作为依据。若基础知识要是在争论中得到改变,那可就是颠覆性的革命了,至少论坛做不到。
实际上,大多数这样的争论,是建立在还没学懂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发生的。增所谓先做学生后做先生,学生没做好就出来做先生怎么行?要是颠覆基础知识,就更要加上即便是先生,也未必着这样的资格。
后来心血来潮,索性提几个基础知识问题放在网上讨论。
第一个问题是,有人提出分频器的提法不如分音器的提法更合理,你的看法如何?这个问题是二十年前一个专业分频器生产厂的厂长在电话里对我说的。后来,我把这个问题拿给一些业界专家去评论,其结果都认为这个厂长所说有道理;
第二个问题是,纵深感是由哪些因素产生的?这是从录音技术教材中看到的;
第三个问题是,高度感是由哪些因素产生的?这个问题是专业音响的某些现象经过总结,最后形成公知的普遍做法而来。
这三个问题虽然来源不同,可是都是与发烧音响有密切关系的。
问题提出以后,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较为正确的答案出来。最后还都是反问我有没有答案,再就是东拉西扯不知道说些什么。
鉴于有不少网友要求多提供科普知识的愿望,我简单说说这几个问题的答案。
首先是分音器与分频器的问题:
按照这位厂长的观点,正确的提法应该是分音器,而不是分频器。一字之差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样说可能不容易理解,现在换一种说法。以往的分频器是指将音频电信号按频率切分成几段电压信号,再把这几段电压信号分别推动不同的扬声器单元。而对于电子分频,则是输送给不同的功放再进行放大,然后去推动不同的单元或音箱。
我们以电子分频为例,使用最多的是模拟电压切分。先用分频网络对原始信号进行低切(或高切),然后原始信号通过减法器(大多用运放搭接)再与这个切分过的信号合成,于是便得到另一个高切(或低切)的信号。理想状态下,用此方法得到的低切和高切信号电压,重新合成在一起,就是一个平直的电压幅频特性曲线。
这种方法最早见于70年代的日刊,后来的电子分频器几乎都是沿用这种方式。
可是问题来了,平直的电压信号是不是就能获得声压级的平直呢?答案是不一定。
假设低切的信号的分频点处,当下降线到达50%的幅度点时,所对应的高切上升幅度,也应该是50%,这样合成起来才是电压平线。
问题就出在这里。50%的电压所对应的功率是多少?因为阻抗一定的情况下,功率与电压之间是平方关系,这时对应的功率只有25%,两个25%叠加以后,总功率是平直段的50%。于是出现了一个凹陷。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说,只要保证相位相同,声压级的叠加幅度依然是一条平线。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实际上很难达到。
要保证相位的一致,首先需要保证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与听者之间形成等腰三角形。而对于一个几千赫兹的信号(假设3KHZ),其波长只有10公分左右,相位的增减临界点是四分之一波长,也就是2.5公分。这个误差要求对听音者保证严格的等腰三角形来说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听音者只要有10公分的高度差就足以破坏了这个前提。
若保证不了这个前提,则通常使用3dB增量的计算方法,这时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凹谷了。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国外的最有效方法是采用同轴单元(例如天朗)。而大多数音箱则不得不面对这个严峻现实。
我们回到那个厂长所说分音器概念。实际上,他所倡导的是切分点有重叠的方式。也就是说,不管信号电压的平直如何,而是尽量保证功率曲线的平直。
为此,我专门进行了一次实际测试。
用电子分频器进行常规的分频,然后分频后分别送入到不同的功放,再通过功放推动不同的低音和高音音箱。这是在音箱的前方测试频谱。果然,出现了分频点附近的凹谷(见下面照片)。
随着分频器频率点的调整,能清楚的看到这个凹谷也随着频点变化左右移动,由此证实了分频凹谷问题。
分频点的切分重叠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保证3dB增量时的接近平线。但是,毕竟还有不同听音点的不同相位差存在。严格的说,有3dB增量,也有6dB增量的时候,还有3dB与6dB之间的一个什么增量的情况。
毫无疑问,用同轴单元直接6dB增量计算是最简洁的(同轴单元的高音与低音在同一轴线上,理论上说,高音与低音的相位能始终保持一致)。
再有的方法就是加大切分的陡峭程度,使之这个凹谷尽量的窄。
对于音箱中的无源分频器,受到分频网络的限制,大多采用二阶分频,其斜率不大于12dB/倍频程。这是个不得了的数字。一倍频就从3000HZ延伸到了6000HZ。
而对于模拟电子分频,有的可做到24dB/倍频程,其陡峭程度就大多了。近年来DSP的普及,有的分频可以做到40dB/倍频程以上。不过我实际体验的结果并不那么乐观,随着陡峭程度的提升,其它不良后果就冒出来了。

未完,待续

20

主题

1

精华

179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9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前

第二个说说形成纵深感的因素问题
在书本上能看到的是三要素(幅度、相位和混响),我们首先就从书本知识说起,免得从零开始会感到累。

三要素中,最容易理解的是幅度。这里要假设原始音乐的作品是有纵深感的,而且三要素中的其它两要素在正常状态。这是因为,除了幅度因素,其它因素也能影响纵深感。

最好理解的是,发声点距离远声音则小,发声点近则声音大。纵深的感受当然与声音大小相关。但是要注意到,有的乐器原本发声强度就很大(例如鼓、号等),即便距离远,依然声音很大。而一些声音小的乐器(例如小提琴、单簧管等)即便距离较近,依然没有那些鼓号等乐器声音大。简单地用声音大小来判断距离的远近就出问题了。

这里,就要涉及人对声音感受的心理作用。人对声音的感受与测试设备不同。耳朵听到的还不等于感受到的。从听觉到感受之间,需要大脑的信息处理过程。就说鼓声,人对鼓声是不陌生的,这就有一个心理期待的声音响度(鼓声很大)当这个响度比期待的幅度小很多的时候,自然就习惯的联想到是距离较远的缘故。反之,对弱音乐器的心理期望是声音较小,而现在与心理期望相吻合,就自然地联想到是距离较近的缘故。

人体的这种判断作用极其重要。有专家对我说,这叫人体听觉选择性。举个例子,假如你在音乐厅欣赏音乐,坐在前排感觉声场正常,而移至偏后一点的位置,依然会感觉没有什么不正常,只是平均响度发生了变化。

可换做是测试设备或录音设备可就完全不同了,前排录音也许基本正常,要是换做后排来录音,出来的声音就完全无法听了。这是因为测试设备和录音设备没有选择性处理的能力。

有了这种听觉选择性,就有了能判断器乐纵深位置的基础。

现在回到正题,同样的信号源,为什么有的系统能还原出纵深感,而另一些则还原不出来呢?

这里有几个很重要的因素。

记得二十年前,有一次我去音乐研究院参与一个设备鉴赏活动。研究院的同行们告诉我一种不需要测试而能鉴别频响特性的方法,我听了以后很受启发,这之后的许多年,反复用这种方法进行设备的听觉测试,结果与通常的客观测试结果很接近。

这个方法就是用器乐的位置感判断频率特性。就说鼓,是低音乐器,如果听感是在乐队的前排,则说明低音部分夸张;而一些金属打击乐位置“拉到”前面来,则说明高音部分夸张,以此类推,用器乐的错位感倒推频响特性的问题。只要你知道乐队的应有位置,这种判断通常奏效。

那么反过来说,由于频响特性的问题也将带来器乐的纵深位置错位,影响到纵深感,临场感

有朋友说到平衡因素,我理解也是属于频响特性的平衡吧(说的不对可纠正)。

关于频响特性问题的产生原因就不展开说了,这些恐怕所有的发烧友都明白。

除了频响特性问题以外,系统特性中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幅度线性。也就是说,系统的弱信号响应能力和强信号响应能力应该是一个常数(指传输系数)。有的设备较强信号的响应能力正常,而弱信号就下降了。

发烧友最有体验的恐怕就是纯甲类功放要比甲乙类功放的表现细节更多,这就是纯甲类的弱音响应能力更强的原因。

在乐队中,器乐的差别不仅仅是频率方面,还有直接的幅度方面,这一点在前面已经提到。例如小提琴的声音幅度本来就小,在系统弱信号响应能力差的情况下,就会变得比心理期望的响度小很多,于是会感觉小提琴不在应有的前排了。

这些频响特性和幅度线性都是稳态响应能力。在音乐中由于有大量的幅度变化和瞬态激励信号。对于瞬态激励,则需要通过瞬态响应能力来分析各种器乐的定位问题。而强信号与弱信号的交替作用下,还有前历效应的幅度影响因素。这些都恐怕离不开时域分析。在这里也不展开说了。前面有网友跟帖说到瞬态效应问题,是很正确的。

现在接着说相位和混响因素

把它们放在一起说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互关联的地方,这样说起来方便些。

所谓相位,这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并不仅仅是不同声像点相互之间相差了几度,几十度。实际上,人的耳朵对对相位并不敏感,特别是纵向的。这里所说,是一个延迟概念。距离远的声像,比距离近的声像较晚到达你的耳朵,相对于近距离的声像在时间上是滞后的。

当这两个声音的时间差很小时,耳朵的判断就不明显了。这种情况可以用哈斯效应(或延迟效应)来解释。只有这两个声音的时间差足够大情况下,才能明显判断出其前后的不同感受。

那么这个时间差的临界点是多少呢?为此我自己做过专门实验,大约20毫秒以上。这个时间差所对应的距离大约是7米。从相关书籍查到的数字是35毫秒。

对于一个大型乐队,纵深达到这个数字是有可能的。若是现场实录,也许很难感受第一排和第二排的纵深差别,而对于第一排和最后一排,就能明显感受到了。

如果是分轨录音,录音的后期制作过程可以将这个时间差人为加大(现场实录就不行了),以此扩展对纵深感的明显程度。

在纵深感受方面影响最大的还是混响因素,这是因为,距离越近,所听到的直达声越多,距离越远所听到的混响声越多

经常去KTV娱乐的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尽管话筒、演唱者都没有变化,甚至只是单声道,只要去改变处理器的“混响深度”,立刻就会感到声像点的远近变化。

我记得二十年前有一个测试光碟,其中有人声与话筒距离不通的效果变化,相信很多发烧友都听过。那个远距离的声音会明显感受到其中包含了混响成分,而近距离的效果则主要是直达声(当然还有声音大小的变化)。

人体能根据混响程度判断发声点的远近也是一种心理感受,大量的自然界声音就有相当多的远近差别,在这些有差别声音的长期感受下,人体也就有了习惯的对应关系,以至于只要听到有混响成分的声音就自然联想到距离差别。

在这三要素中,我自己做过对比试验,纵深感最为明显的是混响因素。

不过需要区分的是信号源中所含混响和重放环节的建声混响是两个有区别的混响。

信号源混响是不同器乐由于所处位置不同产生的,而重放过程的混响(包括设备摆位和与房间混响的共同作用),则是对所有器乐产生的效果。信号源混响因素能扩大器乐相互间的纵向间距,而重放过程混响,只能将乐队整体做纵向移动。虽然都有纵深感的变化,可它们的内涵却不同。

当然,严格的说,建声环境的混响时间与频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特别是家庭装修,很难做到各频率的混响时间一致(这样做成本会非常高),于是,乐队中的不同频率特性的器乐,会在不同频率的混响环境中,其纵深移动发生差异。给人以错觉,好像改变了摆位,乐队的纵深感也变化了。

这种改变,有一个潜在的危险结果。如果重放环节的混响与信号源中的混响不一致(绝大多数情况是不一致)的时候,重放的混响因素将扰乱信号源中的原有混响,使之纵向定位感下降。

然而,重放环境的混响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方面较短的混响时间能最大化的保持信号源的原始状态,另一方面,过短的混响时间又会缺少环境对重放系统的“润度”。因为,绝大多数播放系统都有程度不同的干涩缺陷,即便是胆机也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公认的解决方案是利用自然混响进行修饰。

从声像定位角度,混响时间越短越好,从听感圆润角度,则需要增加一些混响时间,于是到底混响时间多长为好,是一个权衡结果。

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数码影院的混响时间最短(1秒以内,具体数值与听音区容积相关),其目的是最大化的保证声像定位并得到淋漓尽致的动感效果;用于听音乐的混响时间适中(1秒到2秒之间);用于演唱性质的混响时间最长(2秒到3秒之间)。可见,听音乐的环境是一种兼顾类型的建声要求。

而对于录音棚的监听室,则通常用较短的混响时间已获得准确的声像定位。

混响对相位也有一定的影响。这是因为通过墙面的反射声和音箱发出的直达声相叠加,将产生声干涉,声干涉不仅产生幅度变化,也影响相位变化。混响时间越长,这种影响就越大。

现在再来说说三要素以外的其他因素。

首先,说一说双耳定位因素。

由于人体的耳朵是左右拉开一定距离的,理论上说,通过两点聚焦一点并通过这两点的方位变化,就能感受到距离的远近。

实际上,这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因素。声波与光波不同,由于它的频率低,方向性不是很强。有人做过相关的研究,发现声波的频率越高,其指向性的越强。为此,德国的森海赛尔公司还做了超声波定向音箱,它的主频可达40KHZ。近年来,这种技术已经被国内的多家生产方采纳,仿制。

很多年前天朗的代理商给我一份天朗的产品资料,其中有不少音箱的频带宽延伸到了40KHZ,在原有的同轴单元基础上,新增了一对超高音单元。很多人反映是故弄玄虚,没有必要。我倒觉得这一点很重要。当聆听这样的超高音音箱以后,发现确实与普通音箱感受不同,最大变化就是乐队中各种乐器的位置更加清晰。

早在20多年前,我受一些人的影响,在解答超高音作用时常说一种这样的观点:人的耳朵直接听声音,也许只能分辨到15KHZ(我测过自己的听觉,是14KHZ,超过这个频率就感受不到声音的存在了),但是声音中存在超出这个频率的声音却能提升对方向性的判断。森海塞尔给出的测试曲线间接的证明了这一点。

在进行一个多声道扩声系统的工程中,由于传输衰减和投影幕的衰减,高音段(16KHZ,这是个规范要求的测试点)的声压级有所降低,可听觉上似乎高音还不算缺,这是因为到了16KHZ,人的耳朵已经不敏感了。

为了验收,我便通过周边设备补偿这一缺陷。可意想不到的是,声像定位一下子明显提升了

第二个要说的是动感定位因素。

人耳对移动发声点的敏感程度远远大于静止的发声点。这种情况大量发生在影片的伴音中,例如飞机的移动,炮弹的运动,火车或飞机的运动等。在很多试音碟中,都能听到这种音乐与效果相结合的优秀作品。而对于纯音乐性质的声源,也有运动元素。例如一个器乐声音经过建筑墙面的声发射而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从左至右或从前至后。

无论哪种情况,最具感染力的还是前后的运动,这种运动在多普勒效应的作用下,还往往伴随着变调感受,使得音乐元素更加丰富。

最后,关于音箱摆位。

这一点,很多网友都提到过。主要关注点在于音箱与房间的相对位置和音箱与听音位置的相对关系。前者是混响因素的变化,后者是还原信号源原始音场的基础。这些相关问题,大多已经包含在三要素中,这里做一个简要提示。

不过,对于多声道,则很难按照原始录音的规范把所有音箱摆成等距圆形。特别是后置音箱与听者的距离最难保证,较大的距离会浪费房间的使用率。

于是,大多数多声道解码器都设置有延迟功能,对那些音箱较近的声道进行时间延迟,以便达到该音箱向远处移动的错觉。这种情况在数码影院中应用的极其广泛。

未完,待续

20

主题

1

精华

179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9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zjize 发表于 2014-10-16 09:58
这个要看吧,书架箱有书架箱的好,落地箱有落地箱的好,这个没有误区不误区的问题。
关键是,你的环境怎 ...

方便的话,把你转帖的链接地址发过来。

194

主题

1

精华

283

威望

荣誉会员

Rank: 5Rank: 5

荣誉会员

QQ
发表于 2014-10-19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存档
分享    思辨   涨 姿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

精华

179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9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前

现在,再来说高度感是什么因素产生的
迄今为止,关于高度感,我还没有见到过相关专著或论文,也就没有像样的参考资料。我自己的理解,也不成熟,但是还是想拿出来与朋友们探讨。

有朋友说这是一个听觉与思维的相结合问题,我非常赞同。在关于纵深感的论述中,已经涉及到这种关系。

人的各种感受,是人的听觉经过大脑的信息处理得出的。例如纵深感中的混响因素,是人在长期的自然活动中总是在不同的距离听音又不断得到混响感觉,这种久而久之的相互联系,便形成经验型的思维——凡具有混响的声音,很自然的就联想到距离因素。人耳自身是无法听到距离的,可是感受距离却可以在大脑的后期处理中得到。

掌握了这个规律,人们就可以对人体进行欺骗性塑造,于是在录音后期制作环节,故意加入人工混响,欺骗性的造就纵深感。

而高度感的理解认识就比纵深感难得多,因为它毕竟还不像纵深感那样有成熟的理论。

我的初步看法是这样的。

首先,两只音箱是能够产生高度感的,这一点和大多数朋友的看法一致。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先假设没有电声系统,一个人站在一个实际的立体空间中,有来自高度不同的声音让你聆听。我相信,几乎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高度感。而深究起来,人只有两只耳朵,而且这两只耳朵是左右水平的,并没有第三只耳朵来感受纵向(高度)的信息,怎么就感受了高度呢

人的感受不仅仅是耳朵的听觉,还有一个重要的感受就是体感,体感与触摸很类似,只是不用双手,是身体的感受。

一个物体发出了声音,这样说还不够准确,应该说是振动。振动中的音频段成了能听到的声音,低于这个频率的部分是次声波的振动。这些声音和振动通过空气和固体(连接系统、地面和人体)传播给你。反应到你的大脑,既有耳朵听到的信息,也有身体感受到的体感。而振动在空气中的传播和固体传播有着不同的特征,既有传播速度不同的差别,更有不同频率衰减的差别由于固体传播的低频部分衰减小于高频,所以体感中的低频成分会多于高频成分。而大脑就可以通过这个差别来判断发生体的低频成分含量(耳朵到了超低频状态已经不“灵敏”了,可从等响曲线看出)。

不是吗?当听到低音成分的能量很大的声音时候,是不是总是感觉地动山摇。确实,巨大的声响与地面颤动常常联系在一起。根据这一特点,有的迪厅索性制作了有机械振动的地板,强化这种感受。今年的北京音响展上面,BMB展厅也专门推出了用于KTV的振动地板。站在上面演唱,会感受脚下更强烈的音乐节奏。更有很多低音炮的单元是向下面对地面的,看似不经意,实际含有科学道理。

现在回到高度感。对于振动源,低频成分多的大多在位置较低的地方,例如:火车对地面的碾压,乐器中的低音打击乐。而高音成分较多的大多偏于较高的位置,例如:炮弹的流弹感觉,飞机声,器乐中的金属打击乐。久而久之,人的习惯感受便是低音在下高音在上。

这样一来,低频成分的多寡,听感和体感的不同比例,就成了大脑判断高度的重要因素。

关于体感的提法出现在几十年前。一个调音师在迪厅调音的时候起初是把40HZ以下的声音切掉。因为低于40HZ以后人的听觉就不灵敏了,若继续让音箱工作,会白白的浪费功率。后来一次偶然发现,提升40HZ以下的声音会有一种身体不由自主地感受,总想跟随音乐有节奏的运动。

后来他反复试验,证实这个发现很有实用价值,就写了文章发表。自这片文章发表以后,娱乐业对40HZ以下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才有了后来的振动地板。甚至影响了一个行业的行为。

科学的认识往往是从不经意中被发现的,也许这位调音师之前还有人有这种感受,只是未像这位调音师那样写成文章,变成了一种理性。

其实对于Hi-Fi音箱,它的3dB带宽做到50HZ左右很常见,而用10dB带宽就更能降低至40HZ左右。我实测过无数的音箱,20到30HZ仍然有一定输出的占了大多数。而根据等响曲线规律,40HZ的响度感受,就已经下降到中频的20dB以上(如果是家庭环境声压级较低的情况,40dB都有可能),这时的感受已经不是耳朵起主要作用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一对品质较好的音箱能做到3dB带宽达40HZ左右,已经完全满足听觉需要。如果这时加装一个低音炮,使下限频率继续往下拉,这时往往感受的不是低音量感增加了多少,而是低音部分的扎实程度明显提高,甚至有砸地板的感觉

前面说到,通过空气传播的直达声和通过地面的固体传播的体感“声”之间的比例,通过大脑的信息处理就感受到了其高度感。

对于不同的音响,频带宽有所不同,低频成分也不同,这种比例关系更是不同。但是,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同频段的比例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来源于频率特性,还取决于失真度。失真的电信号就不可避免的存在高次谐波,这些高次谐波反过来会“干扰”对原有低频成分的感受

有一次我做一个工程,次低音是双18吋的低音箱,开始用解码器分离低音成分,听觉上基本正常。后来由于声道较多,解码器不适应了,就用分频器分离低音。由于这两种设备的切分斜率不同,低音感受落不到底,漂浮在空中,很不舒服。经过声学测量,发现低音音箱发出的声音中含有大量的中音成分(这是分频器切分斜率不够所致)。于是,改用编辑软件进行进一步的切分,最后斜率达到48dB/倍频程。这时再听低音感受,一下子变得十分低沉,几乎落到了地面。

关于低音含有中频成分问题,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引起广泛关注。记得当时流行一种暗藏扬声器单元的音箱,内外单元的电极性相反,声学极性也相反,两个相反相叠加,总的极性是正确的。但是同过单元的声学反接,就能抵消由单元不对称磁路造成的偶次谐波失真。特别是几十赫兹的频段,耳朵听觉的不敏感和高次谐波的相对敏感(位于中频段),致使高次谐波的感受放大了许多倍。

直到今天,这种单元正反互补方式依然在用。上面提到的那个工程,就是两只双18吋低音正接,另有四只单18吋的低音是反接,由此进行声学补偿。当然,这是动作较大的措施。

在通常的音响系统中,低音成分的纯度能够明显的影响低音的高度感。有这样几个情况需要注意:
1.低音扬声器的磁路对称程度会直接影响偶次谐波失真的程度,国外一些优秀的扬声器单元都十分重视这一点;
2.口径相对大的单元,在产生相同的声压级时,不需要很大的振动幅度,更容易减少这种失真
3.单元的振膜支撑系统非线性,也是影响单元非线性的重要方面
4.减少放大器(含各种相关设备)的失真,也能避免由此带来的问题。特别是交越失真,是产生奇次谐波失真的重要方面,所以采用甲类工作状态是必要的(现在有一种误区,就是喜欢依赖深度负反馈来消除交越失真,实践证明并不十分有效);
5.音箱与地面的传递也很重要,音箱及支架的脚钉能有效减少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低界面效应,能更有效地将震动传递到地面并形成体感。脚钉接触地面的音箱往往更能感受低音的下潜。

不要以为只要低音成分多就一定能换取低音的下沉(下潜)感受,更重要的是音乐中的固有低音基波与多出来的高次谐波之间的比例。一些口径不太大的优异音箱,实测低音延伸并不是很低,但是,听觉上却感到低音下潜很好,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失真较小,所含高次谐波成分也少。

以上是关于基础知识的三个例子。虽然第三个例子本身不是现成的基础知识,但是理解它,还是脱离不了基础知识。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提出,前面在分析JBL4700的时候,提出过两点声源合成增量6dB的近似计算,这里在分频器分析时怎么用3dB了。

这样的提问一点也不矛盾,在分析JBL4700的时候,研究对象是声压级问题,而能量分布规律说明,越是低音,所含比重越大,所以,低频段的合成是重要部分,而到了低频段,波长就远远大于高频段,自然相位差就容易保证。这里分析高音和低音的叠加问题,最重要的也是首先计算它的波长(四分之一波长是2.5公分)。脱离了前提和对象,就会出现计算的极大误差,从而得到相反的结论。

未完,待续

361

主题

2

精华

137

威望

禁止访问

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4-10-19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啊!学习了!

20

主题

1

精华

179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9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zjize 发表于 2014-10-19 20:13
好文啊!学习了!

你转帖的网站链接发过来,我去看一眼如何。

361

主题

2

精华

137

威望

禁止访问

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4-10-19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forum.xitek.com/thread-1369202-1-1-1.html

争论不多,因为你的文章层次比较高。

20

主题

1

精华

179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pianyun 于 2014-10-20 04:32 编辑
zjize 发表于 2014-10-19 23:42
http://forum.xitek.com/thread-1369202-1-1-1.html

争论不多,因为你的文章层次比较高。 ...


谢链接,大概看了一下,好像是对二极管并并电容的作用有异议。说明对浪涌电流的认识不太够。
这个措施是我上中学的时候玩收音机直流供电的时候就用上了。当然是模仿套件提供的原件和电路板,不接这些电容,噪声立刻出来了,接了以后就没有了。而在这之前,一直认为这些交流声只有在电源变压器加屏蔽才行。这个措施提供了不加屏蔽也能解决噪声问题的途径。掐指算来已经有50余年了,现在怎么还有疑问?

361

主题

2

精华

137

威望

禁止访问

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4-10-2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常,大部分发烧友电子知识几近于无,所以才会有各种玄学流行。

20

主题

1

精华

179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前

误区9,保真说与美化说的绝对化
这是一个不太好写的话题。从高保真音响的初期开始,就有了保真说和美化说的争论,直到今天也没有休止。我这里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保真说也好,没话说也好,都不能过于绝对化。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去电台做节目,一位广东的朋友在电话里对我说:虽然我是发烧友,但是还是对发烧的过火行为感到惊讶。我问他为何这样说?他说现在广东追求发烧竟然到了要听演奏家甩袖子的声音,才算解析力够用!

且不说这样的声音能不能还原出来,这样的声音能表现什么?能算音乐艺术的一部分吗?

有人说:音响领域的高保真,是一个承载人们愿望的象征名词,虽然很早以前就有相关技术标准出台,而在发烧友的心目中,它却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远大理想。

这样说过分吗?只要多接近发烧友,多听他们的议论,就不难得到这种感受。若冷静观察,实际上,真正的高保真就不存在,或者说它就不可能存在。若按哲学意义上的相对保真一点,还是可能的。

前不久有网友说到,只要知道录音和后期制作的过程,就会理解那个所谓的高保真,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在某种意义上,我还是赞成他的观点的。

就在这几天,有网友和我讨论动态范围概念,无意中又触动了这个话题。因为刚刚在四个网站进行一项调查发现,认为在家庭环境听音乐,最大声压级控制在90dB以内的回复,占了91%,平均值是86dB。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交响乐的动态范围可达90dB以上,单就动态范围一项,就不可能进行还原。更何况现在讨论的前提是,家庭环境的噪声是在40dB左右(这是一个讨论双方的共识)。40dB是什么概念?一台噪声很小的空调在运行时所能勉强听到的风声。而家庭环境的很多时间,几乎听不到这个微小的风声,说明环境噪声往往大于这个40dB,将这点风声淹没了。

而86dB的音乐中,恐怕要有大约40dB是被环境噪声所淹没。剩下能听到的,仅仅是幅度大于这些噪声的部分,也就是不到50dB了。

可是在讨论开始时,曾假设被广为使用的CD碟技术指标中的动态范围是90dB。不知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怎么发挥作用?

前面提到了解录音及后期制作的朋友,所涉及的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广泛采用的压缩措施。也就是将信号中较高幅度的部分压缩(降低幅度),较低的弱音成分提升(提高幅度),对后形成最高与最低的声压级差值不至于过大,这就是降低动态范围的过程。

不难看出,这种幅度的变化,是名符其实的破坏线性度。使得信号变得更加不保真。

然而,这是个无奈的选择,不压缩就难以听到被环境噪声淹没的弱音,同样是不保真的。这样的处理虽然也是不保真,却至少听到了很多所希望听到的信息

弱音中包含了大量的器乐泛音和演出现场的混响成分,对于泛音,是还原音色的最主要部分。有资料显示,人们之所以能够品味出音色,就是因为特有的乐器,存在特有的泛音成分。

如果泛音部分听不到,就意味着音色的表现将遇到极大障碍。

而前一节提到,混响成分是纵深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纵深感,就很难体现临场感,说音场的还原也是一句空话。

这样看来,破坏保真的措施,反而是得到更多的保真信息。相互矛盾的统一体。其实深究下去,录音环节还有大量的人工调整措施,都是有目的的用破坏保真的方式使得听觉更美好

看到这里,恐怕所有的人都会感到惊异和难以理解。

世界就是这样,正确的看待世界,需要合理的科学态度。而科学的态度是什么?尊重客观规律

音乐是一种艺术,艺术就要用艺术的角度去对待。这就如同一幅画,在一个平面要感受它的立体感,纵深感,才能赋予它更多地艺术魅力。于是,出现了透视画法,故意将远一点的景物画的虚一点,近一点的景物画得实一点,便得到了虚幻的透视效果。

艺术是一种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再加工,再创造。就说音箱,发烧友常常说到的风格,就是一种在真实基础上的再创造。欧洲风格是什么?美国风格是什么?亚洲风格是什么?其实都是某种特点,既然是特点,就不能用保真的尺度来简单衡量。有了绝对的保真,还能有风格吗?

与绘画一样,音响中的录音和后期制作,就是一种再次的艺术创造。扩声设备的某些风格,又是扩声环节的再次创造。

现在再来说说美化说

喜欢摄影的朋友都知道,随处留个影,用作纪念照尚可,说艺术性就很难了。为了强化艺术效果会非常计较用光,某一角度用光觉得单调时,给一些补光,增强层次感则选择逆光,突出头发的亮泽就加点顶光。。。。这还不算,拍好的照片还要有点后期处理,脸上有雀斑要抠掉,眼神不太够要加点眼神光或修出一个亮点,为了表现皮肤的柔润要加点柔化处理。。。。。举不胜举。艺术品总是要高于生活的,才成其为艺术品

这样说来,音乐的表现也要有相当多的劳动,就不足为奇了。从现场采声开始,就要为多少只麦而满场的奔波,若说保真,两只麦模拟两只耳朵是最保真的,为何很少这样做?说到底,还是艺术的需要。因为很多乐器的细节(或泛音),稍微拉开点距离,就很难采集到了。设备不同于人,缺少“选择性”,若想“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乐器是不可能的,于是,只能拉近距离,有针对性的使用多只麦来采声,然后在后期制作时进行合成。

这样的大量工作,实际上是一种为后续做美化的基础。

而到了录制环节,哪些器乐加压缩,人声要不要压缩,器乐见的平衡。。。又是一堆人工调节。
。。。。。。。

那么,保真也好,美化也好。掌握什么样的度是合理的

一个重要准则就是怎样更好地再现原创所要表达的意图,一种通过艺术形式再现的意图

在录音界有一个对修饰程度的共识,既要有助于艺术的展现,又不能听出人工“雕琢”的痕迹好像一切又是那么的自然。这就是经过了美化的“保真”,保真的最终目标就是保原创意图的真。

而不同的艺术修养,就会对最终的声音有不同的评价

我们听到的声音,有几个很关键的环节。其一是原创环节,包括作词作曲;其二是演奏,包括指挥,乐队和演出环境;其三是录音及后期制作,包括现场采声,素材修正与合成,制作母带等;最后是将音乐载体的数字或模拟信号进行变换,放大和转换为声音信号。所有这一切,是一个系统,环环相扣。

这些都展开说,恐怕篇幅太长,还是举个简单例子。

贝多芬的交响曲有过两次著名的录音。演奏都是柏林爱乐乐团,都由卡拉扬指挥。前面一次是ADD的,后面一次是DDD的。这两次都灌制唱片(CD)出版发行。相比之下,后面一次是全数字化的,在技术上更先进。理论上说,保真度也更高。

可是发行以后的反应却不是这样,人们还是喜欢第一次的录音,以至于在几年贝多芬诞辰100周年的纪念合集时,不得不采用前一次的录音。

尽管后一次录音的清晰度,信噪比,动态范围等众多指标都优于前一次,可是不管怎么听,它就是不如第一次的更有味道。其实味道本身也可以看做是保真,只是这个保真与技术指标的保真似乎格格不入

在音响界评价系统优劣多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测试相结合的方式。主观评价是人的听觉感受,客观测试是通过设备给出的结果,两方面都不能偏废。音响系统是为人的听觉服务的,主观评价自然是极其重要的。但是,主观评价受人的艺术修养制约,同一个声音,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结果。即便是同一人,在不同的心情状态下,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会有评价结果的偏离。于是,主观评价又是一个不稳定的动态结果。而客观测试则没有心理因素干扰,只要设施设备是合格的,离散型较小,就避免了主观评价的某些不足。

然而,科学发展有一定的限度,有些听觉感受必须有心理因素相结合才能有正确的结果。前面提到的临场感中的纵深感、高度感,都是与心理因素相结合的产物。人体科学研究是当代前沿科学研究之一,未解之谜还很多。由此将带来对音响领域的许多问题认识局限。因为音响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学科。在此情况下,怎么能奢谈保真的绝对化呢?

这个帖子到此暂告一段落,目前还没有想到归类于误区其它重要话题。帖子发出过程中,有许多网友提出了一些希望讨论的新话题,只是没有想好谈论的角度。
感谢众多新老朋友的参与和支持

0

主题

0

精华

0

威望

新手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4-10-21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1

主题

2

精华

137

威望

禁止访问

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4-10-22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太好了!学习了很多知识!
希望能继续啊!

12

主题

0

精华

23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14-10-23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音响的技术与认识带进所谓的发烧HIFI群,不浮夸于什么透明、圆润、温暖....啊等等形容词,以及短暂或者某段曲目的刺激性听感,才是正道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单论坛

GMT+8, 2025-1-23 04:11 , Processed in 0.16330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